上党八音会的传承意义?

论文降重 独有的降重技术

免费使用,100%过查重,多种降重模式,1小时轻松搞定论文

论文查重 检测与学校相同

一站式聚合查重平台,含知网、万方、维普等,正品价格便宜

上党八音会的传承意义?

问:上党八音会的传承意义?

  • 答:上党八音会形成发展于元明之际,成熟兴盛于明末清初。1949年后,晋城所辖境内八音会组织较为普及,特别兴盛。文革时期,八音会演奏活动被禁绝,几乎衰亡。1980年后,八音会又复苏兴旺了起来。上党八音会曾应文化部邀请进京在中南海和人民大会堂演出。上党八音会还在山西省国际锣鼓节和全国群星奖比赛中获金奖。如今,上党地区不仅几乎村村有八音会,有的村会有两三伙甚至还有个体组织的八音会,能分能合,灵活多变,适应性强,而且还发展了一大批女子八音会,她们的出现,增加了乐队的生机,同时也为上党地区八音会和农村群众文化队伍增添了新军。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上党八音会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问:上党八音会的介绍?

  • 答:上党八音会是一种汉族民间吹打乐,在山西省东南部于长治、晋城一带广为流传。2006年5月20日,上党八音会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问:长治学院论文查重包括哪些部分?

长治学院论文查重包括哪些部分

  • 答:看学校规定吧,有的是只查正文,有的是所有的都查,一般都是有选择的查重。
  • 答:各个系统不一样,看你学校用的是那种系统了,知网除了致谢,其他的都查,文思慧达论文检测除了参考文献,其他的都查,学校不可能把你论文删除这些部分,再上传系统查重的,所以,你的做好都查的准备。

问:上党落子一般里外弦怎样定音?

  • 答:上党落子一般里外弦落子一般是D调。板胡里弦是5(D)外弦是1(G),二胡和板胡是反的。专业拉落子是用AD弦,八音会定弦AE。D调和G调为关系调,记谱用D调,板胡弦里5外1。记谱用G调,板胡里2外5。

问:上党的上党文化?

  • 答: 上党梆子是山西省的四大梆子之一,由于流行于山西省东南部枣古上党郡地区得名。过去,曾一度称“上党宫调”。解放后正名为上党梆子。据1965年的不完全统计,上党梆子共有剧目七百余出(其中梆子六百余出,皮黄九十余出,昆曲十余出,罗罗戏和卷戏各数出)。现存剧本四百余个。这些剧目,大部分都粗犷豪迈,淳朴健康,共具自己的特色。其中表现杨家将、岳家军的剧目较多。《闯幽州》、《雁门关》、《三关排宴》等是代表剧性目。《三关排宴》经赵树理同志协助整理后,在1962年搬上了银幕。
    上党梆子的唱腔以板腔体为主,间亦用曲牌体。上党梆子的基础功叫撊?褦。它运用起来稳健大方,雄壮有力;不足之处是足沉臂硬,臀部凸出,不太美观。表现手法是粗线条,大轮廓,直入直出,强烈明快。行当方面须生的作用最突出,其次是净角、青衣和武小生。著名演员:清末有双禄、群益(西火旦)、老不香等;抗战前有赵清海、段法荣、曹火柱、平福成、冯秃嘴等人;抗战中和解放后驰名的有段二淼、郭金顺、申正泰(银洞)、赵德俊(金圪瘩)、吴婉芝(女)、郝聘之(女)、郝同生等人。
    一百多年前,上党地区遭受严重旱灾。上党梆子一些艺人分别搭班到山东省菏泽附近和河北省邯郸附近演出。后来都曾设账授徒。经过多年的吸收、溶化和发展,形成了两个新的剧种枣山东枣梆和河北西调。 上党落子原名“黎城落子”,流传于我省晋东南地区和晋南的安泽、闻喜、夏县以及榆社、左权和河北的涉县等地,1955年被山西省文化事业局定名为上党落子。
    清道光十七年至二十年,河北武安一带大旱连年,“民食草根树皮殆尽”,有一名叫喜顺的贫苦农民,逃荒至我省黎城,靠打短工度日。他能歌善唱,颇精武安落子。黎城县东仵村农民李锁柱,在和喜顺相处中,学会了一些剧目,其后李锁柱组织李秋归(旦)、李长群(旦)、李丑则(生)、丁仓只(生)等人组班挑戏,开始只是打地圪圈演出,化妆和服装非常简单,乐器也只用一把呼胡和大锣、小锣、小鼓等。后来的演出中逐渐在音乐唱腔上吸收了当地流行的歌舞吟唱和上党梆子的艺术营养,逐步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黎城落子。道光二十五年后,李锁柱等人组织起“同乐会”,除根据《阿公子投亲》《雷公予投亲》等鼓词自编剧目外,又排演了从武安落子移植的一些剧目,并逐渐搬上舞台,逢年过节或农闲时,到附近村社演出。清道光三十年前后,黎城、潞城两地的村社,都先后成立了黎城落子戏班,每个戏班约20人左右。由于直接受上党梆子戏的影响,落子班逐渐搬演一些大部头的剧目。
    清光绪十年,黎城落子一些戏班,为与上党梆子争夺观众,摆脱落子戏不能参与迎神赛社演出的困境,黎城县城南天元班将王四虎(又名韩保台,子镇村人)请回教戏,他不仅为黎城落子带回《平辽东》《高平关》等传统本戏,还将武安落子与黎城落子的音乐唱腔进一步融合,并大胆吸收上党梆子音乐唱腔之长,将原尺字调改为上字调。与此同时,在服装、道具、表演程式以及文、武场等方面,亦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使用了上党梆子的大锣、大镲、老鼓以及笛子、笙、老呼胡等乐器,穿上了和上党梆子一样的大蟒、大靠。舞台上亦出现了大小幔、长枪、大刀和全副銮驾等装置及砌末道具。这是黎城落子历史上的一次大飞跃,黎城、潞城、长子等县的落子戏班纷纷效仿。
    黎城落子艺人尊奉唐明皇为戏祖,每到一个台口,都要将戴朗子、穿蟒袍的唐明皇(或木刻或画像)供到后台,烧香敬奉。待到每年的农历四月二十四日唐明皇的生日时,戏班要给戏祖摆供品、烧香磕头、唱戏,但禁演唐代故事戏。清光绪二十八年,黎城落子生角演员王三和随师王小秃(又名王丙寅)到活动于平阳府一带的黎城落子班搭班学艺六年,受蒲州梆子熏陶,将其毯子功、把子功以及帽翅、甩发、髯口等功夫,带回上党,融化于黎城落子之中。从此,黎城落子声望大增。民国二十一年(1932),名艺人张连科、李玉庆组织丑福、王尚德、李小计、马新年、王有福等人,到太原开化寺鸣盛楼演出了《莲花计》《访昆山》《抢灵牌》等戏,将黎城落子首次介绍给省城观众。上党落子的传统剧目,计有200余出,剧本重故事情节,台词中有不少顺口溜式的句子,通俗易懂。
    上党落子解放前有几十个班社,建国后也有近十个专业文艺团体。现在,只有长治市落子团和潞城市红旗剧团等少数几个团能正常演出,其余团体已经倒闭或者举步维艰。 上党八音会是一种民间吹打乐,在山西省东南部于长治、晋城一带广为流传。它起始于夏商,形成于春秋,汉唐时成为一个完整的音乐形式,流传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八音会是民间组织的音乐班子,主要使用鼓、锣、钹、笙、箫、笛、管等八种乐器,故名八音会。“上党八音会”这个称谓的历史并不太长。18世纪末,一些民间的音乐爱好者为了和“乐户、龟家、行道、吹鼓手”等职业乐人相区别,将不以赢利为目的的音乐活动形式取名为“八音会”。
    “上党八音会”的主要功能是服务社会、服务民众,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自娱自乐。 八角秋千是上党地区独有的娱乐形式,也是我们北村村民古老传统文化的传承智慧与结晶,八挂秋是一种装饰华丽而悬于半空的双层顶亭式秋千,其顶可整体旋转,可同时悬吊八人游荡,荡秋者有春燕展翅,嫦娥飞天的美感。故有“荡八角秋千,顶半个神仙”之俗言。是一种非常适合大众的节目娱乐项目,也是展示地方文化和百姓智慧的艺术品!八角秋,别名:八角秋千,八挂秋。因悬吊八挂秋千而得名。是别具一格的旋荡式秋千!一般在传统庙会期间搭建(我村传统庙会为农历二月初九,每九年一搭)!
    八角秋全身高约20米,主棚对角约为8米,上秋平台高约2.5米直径约9米。秋千轮廓高大威武,做工精细,外观精美漂亮,旋转起来彩带飞舞,人影高旋,欢声不绝,美感之极。

问:山西上党梆子?

  • 答:[编辑本段]四大梆子上党梆子是山西省四大梆子之一,流行于山西东南部。享有同蒲剧、晋剧同等历史的文化资格,是上党戏的代表剧种。它在道光年间称为本地土戏,1934年赴省城太原演出时称作上党宫调,1954年定名为上党梆子。上党梆子以演唱梆子腔为主,兼唱昆曲、皮黄、罗罗腔、卷戏,俗称“昆梆罗卷黄”。它在清代乾隆中后期已经盛行,嘉庆、道光年间班社林立,名伶辈出,剧目竞现,流派纷呈,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编辑本段]历史溯源1.起源
    关于上党梆子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一般认为它发源于今长子一带。虽名梆子,实为昆(昆曲)、梆(梆子)、罗(罗罗腔)、卷(卷戏)、簧(皮簧)五种声腔同台演出的剧种。在其形成过程中曾受到蒲剧的影响,但与省内其他三大梆子迥然不同。上党梆子是一个古老的剧种。有人说在明末已有班社出现,尚未发现史实根据。最早见于记载的是昆曲:阳城县上伏村大王庙戏台,有清顺治十五年(1658)九月十六日百顺班演出题壁,所唱《春灯谜》、《恩口口》、《双包计》均系昆曲或弋腔剧目。据在此后写下的40余条康、乾间的舞台题壁来看,至迟在18世纪中叶,上党梆子已经是一个拥有五种音腔的成熟剧种了。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修撰成书的《潞安府志》卷八记有长子县知县王巨源曾禁“丧葬演戏”一事,称“富室旧用梨园送殡,今奉严禁,用者渐少”。这说明18世纪上党地区的戏剧演出活动已相当频繁。另外,乾隆年间已有山西泽州罗戏和黄河以北卷戏的戏班,以及由梆、罗、卷戏组成的三合班在开封城内活动的记载(见清李绿园《歧路灯》)。正是这种"三合班"演变形成为多种声腔的剧种。
    上党梆子较早的一个职业班社是晋城的“鸣凤班”。据晋城县青莲寺残碑记载,一个演唱上党梆子的鸣凤班,成立于乾隆五十年(1785)前后。这个鸣凤班是现在确知的上党梆子较早的一个班社,一直延续到1945年晋城解放。晋城青莲寺道光九年(1829)碑载:“有鸣凤班者,行戏四十余年矣。” 据说,在明朝末年,阳城县有一个女子叫“凤仙”,自幼喜爱戏曲。这个女子出嫁时,嫁给了晋城的姓史的,与姓史的叫翱鸣的共同成立了戏班,取两人名字各一个叫为“鸣凤班”。1959年发现在晋城青莲寺中佛殿的屏板上,有鸣凤班在道光十一年(1831)十月十五日书写的演出剧目单,并列23出戏,其中《彩仙桥》、《对松关》、《大赐福》等都是上党梆子的传统戏。 清代道光年间,上党地区的大戏班逐渐增多,这些班社的发展比较快,而且逐渐形成一种上党梆子特有的风格、旋律,并培养出了一些知名的演员。
    上党梆子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州底”和“潞府”两大流派。“州底”派流行于原泽州府管辖的晋城、高平、阳城、陵川、沁水5县。“鸣凤班”及后来的高平“三乐意”(俗称东宅戏)、“万亿班”都属此派,晋城的鸣凤班稳居魁首,后来高平的三乐意、万亿班都曾称雄一时。它的特点是比较稳重委婉,抒情性强。“潞府”派流行于隶属潞安府的长治、长子、襄垣、屯留、黎城、潞城、壶关、平顺8县和原沁州管辖的沁县、武乡、沁源3县,特点是更显豪放。最早的有代表性的班社有"三义班"、“乐意班”等。三义班比较灵活,唱岳家将戏多;乐意班格律比较严谨,唱杨家将戏多。
    2.鼎盛时期
    清咸丰间至抗日战争以前(1815~1937),是上党梆子的鼎盛时期。晚清时,壶关的“十万班”曾到北京和鲁西南演出。这一时期,这个剧种的职业班社多达200多个,有剧目千个,并造就了号称一代戏王的赵清海以及郎不香、申灰驴、曹火柱、都歧歧、靳伯庐、冯国瑞、王福成、段二淼、郭金顺、申银洞、赵德俊(金圪瘩)、温喜云、徐执中等名演员。后由于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演戏日少,上党梆子日趋衰落。"七七事变"后,职业班社基本上停止了活动。
    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山西新军挺进晋东南,创建了太行、太岳根据地,给上党梆子带来了新的生机。活动在太行山区的著名作家赵树理十分喜爱、重视上党戏曲艺术,创作了现代戏《万象楼》,创作和改编了古装戏《邺宫图》、《韩玉娘》等,这些剧作弘扬民族气节,揭露奸伪丑态,激励反抗精神,由武乡县光明剧团、襄垣县农村剧团演出,很受观众欢迎。接着,《小二黑结婚》、《王贵与李香香》、《三打祝家庄》、《白毛女》、《血泪仇》等剧也先后由上党梆子剧团演出。抗日战争后期到解放战争时期,晋东南各县纷纷成立上党梆子剧团,为以后的繁荣发展,保留并培养了一批艺术骨干。
    1954年,长治地区将专区胜利剧团和高平县朝阳剧团合并,组建为长治专区人民剧团第分团,专演梆子戏。1956年,组织长治专区戏曲赴京汇报演出团,在京演出了经加工整理的《三关排宴》、《天波楼》、《皮秀英打虎》等传统戏,受到好评,涌现出吴婉芝、郝聘之等一批杰出女演员。1959年初组成山西人民赴福建前线慰问团演出第三团到福建演出。这时,省内计有上党梆子职业剧团15个,演职人员1000多人。另有省戏曲学校晋东南分校1所,为上党梆子培养后继人才。1985年,共有上党梆子剧团12个。
    上党梆子在山东菏泽地区和河北永年县还有两个嫡亲姐妹剧种--枣梆和西调。清光绪初年,晋东南大旱,梆戏艺人结伴到菏泽一带谋生,把上党梆子戏传了过去,并在那里开科授徒。后经当地艺人改造、充实,形成了新的剧种,名为枣梆。河北邯郸地区永年县的西调(又名三搭板或泽州调),也是这样形成的。 [编辑本段]艺术特色上党梆子过去的班社,除梆子外还兼演上党昆戏、上党罗罗腔,上党卷戏和上党皮黄,共五种声腔。合称“昆梆罗卷黄”。近年来,昆、罗、卷已绝迹舞台,只是以梆子为主,有些剧团或唱些皮黄。
    上党梆子的唱腔以板腔体为主,间亦用曲牌体。板式中运用最多的是[大板]和[四六],其它尚有[中匹六]、[垛板]等;曲牌体唱腔有[靠山吼]、[一串铃]等。男女同腔、同度、同调。调式是微调式;除[紧大板]和[介板]外,其它各类板式中的过门,都是宫调式的。伴奏乐器:打击乐是音响强烈的大锣、大鼓,弦乐是巨琴、二把和二胡。
    上党梆子的基础功叫“三把”。它运用起来稳健大方,雄壮有力;不足之处是足沉臂硬,臀部凸出,不太美观。表现手法是粗线条,大轮廓,直出直入,强烈明快。行当方面须生的作用最突出,其次是净角、青衣和武小生。 上党梆子具有粗犷、健康的艺术特色。台步、身段都有淳朴古老的特点,唱腔、音乐高亢、委婉、活泼,曲牌丰富,每种唱腔各有各的乐器和上演剧目。
    上党梆子的音乐绝大多数是从民间音乐(如八音会曲牌)直接吸收而来。在上党梆子原有的200余个曲牌中,绝大部分是民歌音乐、民间小调、乐户吹奏的曲牌。有些曲牌如《靠山吼》、《小开门》、《一串铃》、《葡萄架》、《四六》等,至今剧团和八音会同谱演奏,像《慢跺板》,在农村少数巫婆上香时仍哼的是这曲调。
    据统计,上党梆子的传统剧目有七百多个,其中梆子戏近六百个,皮黄戏九十多个,昆曲十多个,罗罗腔戏和卷戏各数个,代表性剧目有《三关排宴》、《天波楼》、《雁门关》、《闯幽州》、《董家岭》、《巧缘案》、《夺秋魁》、《甘泉宫》、《东门会》、《徐公案》等,其中一些剧目完全为上党梆子所独有。
    上党梆子的脚色行当主要有生、旦、净、丑四种,各行当的基本表演程式名为“三把”,运用时演员挺胸昂头,稳健有力。其表演风格粗线条、大轮廓,直出直入,简练明快,后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受到京剧影响,有所变化。上党梆子的舞台装置有“设大朝”的讲究,脸谱图案也十分独特。旦角还有一种名为“破面”的化装,带有元杂剧的遗风,即用白粉在剧中品行不端者右眼睑上横划一笔,或在角色右颧骨处画上一朵小小的兰花或菊花。 [编辑本段]传承发展上党梆子包含有多种声腔,从中可考察戏曲声腔历史流变的现象。目前由于受到现代文化和经济大潮的冲击,上党梆子观众大量流失,演出水准逐渐下降,不少剧团被迫解散,后继人才匮乏,剧团前景堪忧,迫切需要采取措施,予以支持和保护。 [编辑本段]相关资料梆子,又名梆板,打击乐器。约在明末清初(十七世纪),随着梆子腔戏曲的兴起而流行。清代李调元《剧说》:“以梆为板,月琴应之,亦有紧慢。俗呼梆子腔,蜀谓之乱弹”。梆子腔即以使用梆子击拍而得名。
    梆子由两根长短不等、粗细不同的实心硬木棒组成。长25厘米的一根为圆柱形,直径4厘米,另一根短而粗的为长方形,长20、宽5-6、厚4厘米。一般多用紫檀、红木制作,有些地方用枣木心制作,材料必须坚实、干透,不能有疤节或劈裂。外表光滑、圆弧和棱角适度。
    演奏时,左手执长方形、右手执圆柱形木棒,以圆柱形的敲击长方形的木棒发音,音色清脆、坚实,无固定音高。是河北梆子、豫剧、秦腔等梆子戏曲的代表性击节乐器,常用以有规律地敲击强拍和增强戏剧气氛。在一些民间器乐合奏及曲艺伴奏中也常使用,广泛流行于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地。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上党梆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请采纳。